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工作动态>区外新闻>正文
王培安:我国人口规模出现负增长 应高度重视但不必过于忧虑
───
发布时间:2023-02-02 16:16 作者:王培安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浏览次数: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为14.1175亿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2022年末人口比2021年末减少85万人。最近60多年来我国人口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

这是我国人口增速放缓的一个客观必然,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人口发展的客观规律。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称,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出生、死亡和迁移三者关系的相对结果,随着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迁移人口之间的变动,人口规模会呈现出不同的变动规律。

我国人口规模巨大,人口减少的体量相对于总人口而言相对微弱,既不会根本性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也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更不会根本性地改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王培安表示。

妥善处理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关系

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人口负增长的显著特征。14亿人口规模的巨大体量决定了我国人口负增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在王培安看来,三个不会根本改变背景之下,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我们要高度重视人口负增长现象,但是也不必过于忧虑。王培安表示,从人类发展规律来看,人口负增长是人类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不可避免的人口过程,是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普遍经历的人口现象。

下一步,要妥善处理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关系。对此,王培安建议,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增强生育政策的针对性,这样就可以避免人口规模下降过快,避免人口结构过度失衡,实现人口规模和结构的长期均衡。

人口负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有限

人口负增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底影响几何?王培安表示:我国人口负增长是世界经济体量第二大国的人口负增长,是在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人口负增长,是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革命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的人口负增长,这就决定了我国人口负增长具有经济总量大、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科技互补性强等新特征。

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是我们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有利因素,尽管我国人口总量呈现负增长,但是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却在不断强化。王培安介绍,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模型测算显示,十四五时期到205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不断提高。15-59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男性、女性将分别从2020年的10.96年、10.53年,提高到2035年为12.72年、12.66年。尽管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下降,但是由于人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在2035年前仍持续增加,2020年、2035年分别为97.96亿人年、100.76亿人年。清华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到2050年,中国总体的人力资源水平还在不断上升。如果按照2020年的人口当量计算,由于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到2050年中国总的人力资源当量相当于17亿人口,高于目前的14亿。

当前,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脑科学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在王培安看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深度融合,客观上成为应对人口负增长的有利因素。

科技革命不仅可以在体力上替代和辅助人类,而且还可以在脑力上替代和辅助人类,进一步解放人类的手和大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新科技革命可以为我国应对人口负增长提供一个更有利的科技环境。王培安表示。

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实现平稳的人口负增长

人口负增长是我国人口变迁的重要转变。尽管未来几年我国人口可能还会出现正增长,但是人口负增长的长期趋势或难以根本扭转。王培安表示,需要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人口负增长,积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努力避免剧烈的人口负增长,积极实现平稳的人口负增长。

首先,要优化新时期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王培安建议,要深入研究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科技进步、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影响,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生育友好评估指标体系,跟进评估人口负增长时期的生育政策和配套支持措施的实施效果,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其次,要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王培安进一步建议,完善生育保险制度,探索由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共同参与的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与职工平等协商,灵活使用假期,提供育儿支持,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做好扶助关怀工作。

第三,要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王培安呼吁,要重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大力倡导修身齐家、孝老爱亲、适龄婚育、家庭和睦的家庭发展理念,建设新型婚育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持续推进婚俗改革,破除婚嫁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本文来源:人民政协报)


打印〗〖关闭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计划生育协会         蒙ICP备2023003328号           地 址: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路35中西巷1号
          电话:0471-4935976           邮箱:nmgfpa@163.com              技术支持:呼和浩特市企元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